近日,東輕特材公司某軋管機經自主智能化升級改造后,成功實現(xiàn)帶料生產。該項設備改造填補了國內軋管機設備自動化的技術空白,為特材公司顯著提升軋管機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增強鋁管軍品保供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提供了堅實的設備保障。
大膽立項 向難題挑戰(zhàn)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近年來,無論是民用還是航空航天、軍事工業(yè)等領域對冷軋無縫鋁管的需求量都很大,所以提高軋管機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成為鋁加工企業(yè)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某軋管機是特材公司生產鋁管的重要主機設備,生產效率低、鋸切質量差是制約軋管機提質增效的關鍵,為有效解決軍品鋁管保供的設備窄口難題,某軋管機的改造迫在眉睫,但軋管機全自動化生產在國內鋁加工行業(yè)內還屬于技術盲區(qū),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鑒,沒有成形的方案可參考。為此,特材公司黨總支大膽選題立項,將這一設備改造難題列為黨總支“兩帶兩創(chuàng)”項目,指定由黨總支委員、副總經理方旭作為項目帶頭人,抽調生產、技術、設備骨干黨員和群眾組建成立攻關團隊,實施黨員帶領群眾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勇挑重擔,全身心投入到設備智能化改造中。
鍥而不舍 和難題死磕
從項目設計、改造實施再到正式投產,一路走來充滿著曲折、艱辛和挑戰(zhàn)。設備每一個功能的實現(xiàn)、每一處結構的設計、每一條程序的編寫、每一組參數(shù)的確定,甚至是每一個螺絲的位置,都需要團隊成員通過現(xiàn)場無數(shù)次調試后才能獲得。
在項目困難大、無成熟方案可以借鑒的情況下,攻關團隊多次開會研討,分析設備運行狀況,廣泛聽取生產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對設備改造項目提出的建議意見,經初步研討,確立了三個具體方案,并利用設備檢修和停機時間對三個不同的方案分別進行了試驗驗證,最終確定了改造方案。
開始改造后,各種難題接踵而至,遇到的困難大大超出了預期?!绊椖扛脑煺f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困難重重。目前,國內軋管機生產廠家在這方面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方案及使用案例,單靠我們自己的技術力量能實現(xiàn)嗎?我當時內心是有很大擔憂的?!被叵腠椖扛脑爝^程中一波三折、連續(xù)遭遇坎坷時,團隊骨干付玉梅深有感觸地說。
團隊成員面對難題不退縮,將鍥而不舍、攻堅克難“死磕”的釘釘子精神發(fā)揮到極致。經過不厭其煩反復的摸索、驗證和完善,將難題逐個攻破,成功實現(xiàn)了管材自動在線隨動鋸切等一系列動作的全自動化控制,保證了軋制動作的連續(xù)進行,最終實現(xiàn)了自動化生產的目標。
當團隊骨干成員莊申成被問到為什么要“死磕”下這一技術空白時,他說:“新時代的企業(yè)發(fā)展急需技術創(chuàng)新的支撐,而某軋管機智能化升級改造的成功,便是東輕人自己的技術!”
連續(xù)奮戰(zhàn) 與時間賽跑
在線改造和調試設備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現(xiàn)場生產任務又異常緊張,在沒有時間停機反復試驗的情況下,項目團隊中黨員身先士卒,帶領團隊成員頂住壓力,利用一切停機的時間縫隙進行設備改造。
生產人員下班后,經常是改造團隊人員接班進入現(xiàn)場,工作到晚上八九點鐘后,回家稍做休息,凌晨3、4點鐘就又到達現(xiàn)場,爭取白班生產人員上班前的一切時間搶進度。到了最后停機在線安裝、調試環(huán)節(jié),團隊成員更是24小時實時跟進,程序逐條編寫,參數(shù)逐個確定,功能逐個驗證。在最后的調試階段,團隊成員跟班生產,隨時解決出現(xiàn)的異常問題。軋管機改造成功后,實現(xiàn)了一名操作人員可同時操作兩臺同類設備進行生產,這不僅節(jié)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也加快了生產節(jié)奏,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顯著提升了軍品鋁管的配套保供能力。
“作為一名年輕的技術人員,能有幸全程參與項目改造過程感到很榮幸,團隊中的老黨員韓世杰、滿維平當先鋒、打頭陣,感染著我們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地去擔當起自己的那份責任,艱辛的過程更見證了我們年輕人的成長?!表椖拷M年輕技術人員張放說。
歷時7個月的奮戰(zhàn),在確保日常生產穩(wěn)步進行的同時,特材人以強大的執(zhí)行力、戰(zhàn)斗力、擔當力、團結力,有效保證了某軋管機改造項目的成功實施,后續(xù)將推廣應用到所有軋管機自動化改造中,這必將為特材公司未來發(fā)展提供新的動能。
來源:中鋁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