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德國汽車管理局(KBA)在其網站上表示,由于車身模制問題,特斯拉必須在全球召回約1.23萬輛ModelX汽車。
KBA表示,涉及召回的車輛包含2015年至2016年生產的ModelX,這些車輛的車身結構部分模塊有脫落的風險。
事實上,這并非特斯拉第 一次開展汽車召回工作。
在此之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要求特斯拉召回部分ModelS和ModelX車型,共計15.8萬輛。在美國監(jiān)管機構的壓力下,特斯拉宣布召回近13.5萬輛存在觸摸屏問題的車輛。
《科創(chuàng)板日報》統計發(fā)現,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也曾召回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10月1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X系列汽車,共計4053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受影響的車輛主要系2015年和2016年生產的ModelX、ModelS系列車型。
隨著各大車企向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的同時,安全問題也逐漸增多,體現在召回數量上增勢明顯。
據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公布的國內汽車召回公告,2019年新能源汽車召回輛超過3.3萬輛,占召回總量的0.5%。涉及企業(yè)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來汽車、寶馬(中國)等9家車企。數據顯示,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有6217輛,占2019新能源汽車總召回量的18.68%。
新造車領域,蔚來ES8因電池包安全隱患被召回4803輛。蔚來汽車召回搭載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動力電池包的ES8電動汽車,共計4803輛。小鵬汽車因因逆變器螺絲存在安全隱患,召回2019年3月29日至2020年9月27日生產的部分小鵬G3汽車,共計13399輛。
電動汽車問題頻發(fā),與其背后供應商息息相關,而優(yōu)化產業(yè)鏈成新能源汽車良性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東興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特斯拉供應商繁多,過多零部件供應商不利于統一標準,未來供應商集中度或上升。目前特斯拉車身、底盤的機械類一級零部件供應商有20個以上,其中僅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10家左右,二級零部件供應商的數量更大。較復雜的供應商體系意味著廠商之間發(fā)生標準不一致、溝通不順暢的概率增加,不利于提升產品性能以滿足統一且嚴苛的要求。因此,特斯拉或有動力集中精力與少數重點供應商合作,以降低管理供應商的費用以及潛在的質量風險。
東興證券表示,在特斯拉機械零部件供應商中,建議關注工藝或產品可替代性低,與特斯拉長期合作,配套范圍較廣,單車配套價值較高甚至配套零部件之間能組合成總成的零部件廠商。
來源:科創(chuàng)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