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今日特朗普簽署了行政令,對所有進口鋼鋁加征25%的關稅,并且沒有例外和豁免。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對進入美國的鋼鐵征收25%的關稅,對進入美國的鋁征收10%的關稅,但后來給予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和英國等幾個貿易伙伴免稅配額。相較于2018年時期,此次對鋁進口的關稅政策力度更大,可供談判的空間更小。據相關的白宮官員表示,25%的鋼鋁關稅將于3月12日生效。
影響:
現階段處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其針對鋼鋁產業(yè)的關稅政策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利用關稅刺激更多企業(yè)在美國開業(yè),有利于提振本土產業(yè)、加速制造業(yè)發(fā)展。但本次特朗普政策目的的完成情況還有待驗證,歷史經驗表明,特朗普在18年的鋼鋁關稅政策并未帶來制造業(yè)的復興,還受到各方的反制措施以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給產業(yè)和消費者帶來了打擊。美國非常依賴進口來滿足國內鋁的需求,相關數據顯示,美國2023年鋁的凈進口量約占需求總量的44%,且大部分自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進口。由于美國本土鋁產能有限,只能滿足部分國內需求,短期內進口受限可能將導致供需缺口擴大。長期來看政策影響不確定性較高,可能給產業(yè)和經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宏觀上使鋁價部分回落。
對我國來說,從18年受到第一輪關稅政策開始,對美國的鋁直接出口量已逐漸減少。經推算,24年我國直接出口美國的鋁材數量大約占總出口的4%左右,占比相對較小。我國出口國較為分散,最大出口國墨西哥也只占到總出口量的9%左右。大部分消費集中在國內,基本面上國內電解鋁節(jié)后上游部分開工率仍較低,下游庫存累庫,也處于陸續(xù)開工階段,現階段仍處于供需雙弱的階段,等待修復。對于本輪關稅政策的影響來看,直接影響可能相對較弱,可能更多受到外盤的間接影響。中長期來看,我國鋁部分商品通過墨西哥、加拿大轉口貿易至美國,特朗普對于全部國家的鋁進口關稅可能會影響我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轉口貿易,會對我國出口造成一些不利影響。
總的來看,特朗普此次關稅政策可能在短期內限制進口,刺激國際鋁價的上漲,長期內有待觀望。對于滬鋁來看,受到第一輪關稅影響后的敏感性減弱,此次關稅政策的影響小于外盤。在3月關稅正式落地前中國企業(yè)可能會出現一些“搶出口”的行為,推動出口大幅增長。而在短期的刺激后,市場預期交易的情緒逐漸回落,最終可能還是要回歸國內基本面情況的影響上,未來需要關注我國出口情況。
來源:信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