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針對美國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等科技公司在中國開展業(yè)務所受到的限制,美國政府正研究發(fā)起新的301調查予以報復。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考慮是否就此發(fā)起新的貿易投訴,如果采取行動,其依據依然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款。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在具體報復措施中,美國可能會限制阿里巴巴在美提供云計算服務,或阻止阿里巴巴在美國的進一步擴張,直到中國取消對美國企業(yè)的相關限制。
云計算公司通過互聯網提供包括存儲、軟件和分析在內的計算機服務,市場空間廣闊。如果USTR正式采取行動,這也將是繼鋼鐵與鋁關稅、知識產權糾紛之后,中美此次貿易戰(zhàn)中的第三戰(zhàn)場。
上個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關稅,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韓國和巴西等國獲得豁免,中國未在豁免名單之內。
3月23日,商務部發(fā)布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4月4日,美國發(fā)布對中國產品征收關稅的清單建議,該清單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yè),包含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USTR表示,清單針對的是中國“迫使”美國公司將技術和知識產權轉讓給中國本土公司的“不公平”政策。
隨后中國也發(fā)布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
事實上,在貿易戰(zhàn)愈演愈烈之前,中美雙邊投資已經大幅下降。
2017年,中美雙邊FDI流量大幅萎縮近三分之一。對中國企業(yè)境外實體和對外投資的監(jiān)管力度加大,使得中國的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十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而美國國會對中國企業(yè)在美并購的國家安全審查力度也有增無減。
來源:華爾街見聞